主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未来十年,吉利商用车凭啥成为国内重卡市场的引领者?

2021-08-25 15:58 来源:奥杰汽车网 编辑:admin

2021年8月2日,在汉马科技&远程汽车2021年全国合伙人大会上,吉利商用车总裁、汉马科技集团董事长范现军向外界透露了吉利商用车重卡未来十年的三个发展阶段:一是2020年至2022年的整合期,这一阶段吉利商用车一方面要推出新一代平台产品,另一方面重卡市占率要达到3%,行业排名上升2位;二是2023年至2025年的突破期,这一阶段吉利商用车重卡的市占率要达到5%,行业排名进入前8,2025年重卡销售达5.6万辆;三是2026年至2030年的引领期,这一阶段吉利商用车将领军新能源市场,在2030年要销售重卡10万辆。

那么,吉利商用车凭啥有信心成长为国内重卡市场的领军者?

原因一:清晰的战略规划

任何跨越式的发展,都要拥有一个清晰的战略规划作为支撑。

据了解,针对于重卡业务,定位于“绿色智慧运力解决方案领导者”的吉利商用车未来将打造三个价值平台:一是旨在增强产品竞争力的业务价值平台,二是力争产业链提升的增值生态平台,三是以智能网联、创业创投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平台。

那么,上述三个价值平台分别都包含哪些内容呢?

方得网了解到,吉利商用车一是要通过统筹远程汽车、汉马科技以及唐骏汽车及相关行业资源,以产品竞争力为核心,围绕研发、制造、采购、质量全价值链服务,建立高效的业务价值平台;二是要围绕绿色慧联运力平台、万物友好换电生态为基础,为重卡产品建立“万物友好”、“阳光铭岛”换电生态以及“绿色慧联”运力平台生态链,提升产业链价值,对所有合作伙伴进行产业赋能,建立生态增值平台;三是要将整车产品、核心的产品技术、架构、模块、系统进行竞争性技术方案设计和提升,保证整车产品和细分系统架构模块的行业最优性价比以及竞争力,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和业务的竞争力,进而打造科技创新平台。

“三个平台相辅相成,共同推进吉利商用车的综合实力。”范现军在会议上表示。

原因二:清晰的融合路线

远程汽车与汉马科技的融合是今年商用车行业的一大看点,而双品牌的融合势必会带来一系列的变化。

毋庸置疑的是,吉利商用车在双品牌融合中起到了统筹协调的作用,具体展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集团化规划,全价值链业务支持,实现资源协同,推动集团化发展;二是组织化运营,完善组织架构,实现组织化运作;三是规范化管理,建立规范化的制度流程,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确保企业运营的高效规范;四是专业化发展,以市场、客户为核心,全面提升综合实力。

具体来看,集团化规划涵盖以下三点:一是要统筹发展思路,避免单兵作战,全价值链业务支持;二是资源充分共享,打通壁垒环节,全力支持汉马做大做强;三是集团全心全意支持各业务的协同发展,各业务板块均是吉利商用车成为智慧绿色运力科技综合服务商不可或缺的部分。此外,组织化运营包括了对标总部梳理职责以及增强决策力和执行力两点;规范化管理包括制度规范化、运营规范化与业绩评价规范化三点;专业化发展则囊括了市场、产品与技术这三个维度。

原因三:清晰的产品规划

双品牌全面融合之际,吉利商用车在重卡产品力上势必要有所突破,而G系列重卡的推出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

据了解,吉利商用车所规划的G系列重卡分别是G1、G2、G3三代产品。其中,G1主要针对的是牵引车细分,将着力解决产品自重大、成本高等痛点,今年年底将完成量产;G2是双方融合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全新产品,该产品将立足于牵引车、载货车、自卸车与专用车,目前G2平台产品各个模块均在优化中,计划于明年6月30日投放市场,G2平台产品一方面在造型上得到了全面升级,另一方面也能有效降低产品的自重与成本;G3平台产品着眼于高端,从策划至今已有3年,总投资超过10亿元,是一款跨时代并有竞争力的产品。

实际上,远程汽车与汉马科技融合后将打造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重卡双品牌。

汉马科技是当今重卡行业动力型谱最全面的重卡品牌之一,与远程汽车融合,将来产品型谱势必进一步丰富。汉马科技在产品方面会对牵引车、自卸车、载货车、专用车、新能源车型进行全面布局,而在动力方面也会多元发展,除了传统柴油发动机外,还有LNG发动机、甲醇发动机以及换电动力系统。

远程重卡定位新能源重卡的领导者,在新能源、智能化方面发力。产品方面在牵引、自卸、专用车上布局新能源产品;动力方面在换电、氢燃料电池与甲醇等方面将持续发力。

小结:“吉利商用车2025年将进入重卡行业第二梯队头部,目标销量5.6万辆;2030年将进入重卡行业第一梯队,目标销量为10万辆。”

这是范现军在汉马科技&远程汽车2021年全国合伙人大会上就吉利商用车重卡的未来发展向外界所透露的销量预期。

凭借着清晰的战略规划,全面的双品牌融合以及产品力上的提升,吉利商用车重卡的下一个十年令人期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或互联网,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 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 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MORE>>
MORE>>
MORE>>
MORE>>